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河東里

河東里簡介

        河東里位居本鎮中心位置,其所屬範圍原包涵於舊大字糞箕湖中,民國三十九年,政府大幅變更行政區域,舊大字糞箕湖自此分為河東、虎山及大林等三里。河東里之所以名為河東里乃因其位置正好在白水溪(白河)的東方,因以稱之。現今的河東里人口數約一千八百人,以吳姓為第一大姓,全里總共設有十二個鄰,大致分佈在八個村落角頭,除一至五鄰是糞箕湖本庄外,另包括六鄰的潭墘、七鄰的潭底、八鄰的內洲仔、九鄰的凹底、十鄰的莊仔、十一鄰的匏仔園及十二鄰的西勢尾。但是若論真講起,古早時代河東里本庄應該是潭底,潭墘則是古道,東接木屐寮轉風櫃口通雲巖,轉個彎西連內洲仔出白河,和現在所指的糞箕湖本庄(學校、派出所一帶)是有所不同的,現在所謂的糞箕湖本庄實際上是日治時代關仔嶺路開通後,原散佈在各村落角頭的人因圖地利之便,紛紛搬來此地聚居因而成庄的,本里庄名雖號作「糞箕湖」,但實際上是把「糞箕湖」叫小了。



河東里顯濟宮

河東里顯濟宮

        河東里的信仰中心顯濟宮位在本里糞箕湖八十號,創建年代約在清乾隆中葉,主祀神明為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同祀神明有:觀音菩薩、玄天上帝、保生二大帝、保生三大帝,關聖帝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廣澤尊王、池府千歲、李府千歲、吳府千歲、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等,諸神顯赫。而祀典日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

        本顯濟宮建廟沿革:清康熙年間,先民自福建漳州渡海來台,後稟請官府給與墾區,遂得以在此招佃闢地,至清乾隆中葉,本庄最先入墾之吳姓祖先吳叔良 ,為藉神庥,獨資草創簡廟,奉祀吳姓先賢保生大帝,並提供善信朝夕參拜,自此禳災保境,香火鼎盛,而吳姓子孫更在這裡世代綿延,今已繁衍成糞箕湖之最大宗族。是時,庄民組織有大帝爺會,例年祭祀皆以會員為主體協同慶典,於是大帝爺會會員與日漸增,會產積聚,清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眾會員有鑒於瓦厝簡廟,年久失修,漸呈頹圯,乃撥出會產二百四十圓,重新修繕。 

        民國以來,廟宇又屢經整修,計有:民國十九年十一月三日,強烈地震摧擊嘉南地區,棟宇傾倒,庄民倡議鳩資重建,乃於民國廿一年歲次壬申十一月十六日,以土磚構建廟堂,時主事者為余水木先生。日據時期,日軍頒法拑制信仰,本宮被迫改為講習所,信民遂將神尊暗藏於民家,倖免於火化之災,至臺灣光復 ,始得歸奉。民國三十五年,當時里長余慶瑞發動庄民捐輸獻金,修新廟宇,並雕塑保生大帝及中壇元帥金身,安座奉祀,以佑境民。只是歲月悠忽,新廟堂在經歷一、二十載星霜後,又見丹青剝落,屋頹瓦敗之象了,倡言新建廟宇之聲此起彼落,到了民國五十三年的白河大地震便把廟堂震得幾乎全毀,信民遂推派余慶瑞為重建主任委員,吳登科及林歐文為副主任委員,負責籌資新建事宜,爰於民國五十七年歲次戌申,破土興建宏偉宮構,爾後,又於民國七十二年歲次丁已,搭建戲台一座﹔民國七十六年歲次壬戌修築兩側鐘鼓樓及大型石獅一對,益添廟貌之巍峨堂皇。(本段資料引用余木源先生提供之歷史資料)。
                                               顯濟宮

        顯濟宮擁有約一千七百餘坪的寬闊土地,廟堂建物佔一百二十坪左右,屬華南硬山式宮構,剪粘繁麗、生動,燕尾式曲脊,高聳奔翹,正脊飾以雙龍朝擁福祿壽三星,神態殊異,栩栩如生﹔垂脊剪粘歷史人物及花草鳥獸,細巧宜人,祥瑞洋溢。廟前兩對石獅左右護鎮,影琢精美,神情威猛,雙龍為耳之青銅天公爐,則穩置其間。拾階而上,則見泥塑之龍陛,雙目炯炯有神,顯化出本宮香火旺盛。三川門天翻覆地之龍柱擎立,龍頭上昂,氣勢威武,牆堵及門壁上均鐫刻龍鳳麒麟及人物花鳥圖飾,古樸逼真,生動傳神,跨過門檻,進入殿堂,即見正中天窗及兩側迴廊,皆是傳統廟構建築,古風躍然於上,沿壁陶塑歷史人物之交趾燒,寓義深遠。精雕細琢,繁複璀燦之神龕中,主祀有保生大帝,並同祀保生二大帝、三大帝、觀音菩薩、玄天上帝、廣澤尊王及中壇元帥﹔左龕則供奉關聖帝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右龕崇祀池府、李府及吳府千歲,神輝互映,瑞氣凌雲。兩側遍懸「顯威普濟」等諸榮匾,黑底金字,再再刻畫出大帝庇佑鄉梓,造福百姓之功。

       本宮殿旁之左右廂房各闢為辦公室及會客室,其乃接待訪客及籌理廟務之所在。另左廂房附設有社區圖書館,是為莘莘學子吸取新知、蒐集資料之寶庫。重簷攢尖式之巍峨鐘鼓樓分立兩旁,晨鐘暮鼓,遠近咸聞。水泥砌地之廣闊廟埕,但見古樸雅緻之金亭,置於其右,專供善信捐誠納輸﹔廟殿前方並搭建戲台及八角亭,係慶典搬演吉戲及民眾休憩、聊天之所。

       本宮難得的是依傳統組織了宋江陣,分為成人參與的振興社宋江陣和孩童參與的小神龍宋江陣二隊。至於演練宋江陣的意義為何?據本地耆老表示:明鄭時代,宋江陣是一種軍事訓練,清代的宋江陣,純粹是一種武術訓練,日據時代的宋江陣,是為了娛神,光復之後的宋江陣是娛神娛人的民俗活動,今日的宋江陣則具有「結社」的重要意義,宋江陣有驅邪保安、團結鄉民、健康身心、文化傳承的功能。本宮之宋江陣,在眾堂軍、教練等精心調教後,各個訓練有素,團隊默契十足,故每逢慶典佳節,均能表演助興,尤其恭迎聖駕遊境巡狩,所經之處無不引注人側目。小神龍宋江陣的訓練多以河東國小學生為主,文化傳承的意義尤其明顯。

       本宮神蹟顯赫,庇佑地方,無遠弗屆,是以香火遠播,遍及全省各地達三百餘處。每逢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日,各地香客紛沓前來,禮備佳餚供品,口禱祝語,共祈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廟前舞獅獻瑞,演戲娛神,熱鬧景象,頗為壯觀。本宮一向以弘揚聖道為任,所以協助社區成立長壽俱樂部、長青學苑及媽媽教室成績斐然,平日亦扶弱救貧,早年右廟房還設置有中藥藥舖,以服務善信,嘉惠境緣,後來因故撤掉,惹得受惠居民常嘆可惜。總之,糞箕湖人都說有顯濟宮真好。
(資料來自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邱瑞寅,台語文學讀書會)

險潭公廨

險潭公廨

        二百多年前,白水溪上游北岸有一片海拔四百公尺上下的丘陵地,無人居住,後來來了某個族群的一些人,沿著白水溪谷上溯到這片人煙罕見的山坡地開墾,建立了白水溪庄,接著又有一批同族群的人在庄的東邊及東北邊建立鰗鰡坑及險潭兩個小部落。據長年來的考證,白水溪族群應是來自東山鄉哆囉嘓社的洪雅族後裔。平埔族人一向就有他們依賴的神靈信仰,因此白水溪很早就建有公廨,但白水溪的公廨據說曾幾度遷移,最早的公廨應在白水溪庄的某個地方,西元1871年基督教長老教會進入本地傳教後,白水溪本庄慢慢的幾乎都改信了基督教時間久了,公廨頹了毀了,人們記得替後來的教堂初址作註記,卻無人對更早的公廨位址留有記憶。後來險潭和鰗鰡坑兩部落的人們便在險潭某個地方另起了一間公廨,歷經一段時日後,也不知何故公廨又移到鰗鰡坑來,可是原就住戶稀少的鰗鰡坑部落,居民卻在同一段很短的時間內相繼搬離,形成廢庄狀態,廢庄原因傳聞甚多,比較可能的是白河水庫建成後,往鰗鰡坑的山路常常淹水造成祭拜不便,故有此結果。另有一說為該部落曾傳染瘟疫,祖輩的要求年輕一輩的迅速搬離,而且交代莫再回去。只是鰗鰡坑庄雖廢了,但太祖的信徒並未把祖靈遺忘在該處,他們後來又在險潭庄建立了一座公廨。


                        險潭公廨                                                                     踏查人員於險潭公廨合影

        目前的險潭公廨位置在入白水溪庄右轉往關帝壇的路上約兩公里處。公廨建在較高處的平台上,外觀簡陋,只靠兩邊各三根水泥柱子撐起,四周無牆,亦無門,兩側有紅磚水泥砌成的椅條供人休息,中後方豎有三根木柱(向柱),上懸掛有太祖老君匾額,前方是祭台,台上無神像,以三個圓肚形陶甕代表太祖三姐妹,前有香爐,前庭則另置一大型天公爐,旁邊還有金爐,花圈(由雞冠花、圓仔花及五節芒編成)等,後上方懸掛有鹽水鎮大眾廟贈與太祖老君的「神威顯赫」匾額,另有紅紙張貼97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太祖老君千秋添油香的芳名錄,含六重溪太祖五姊妹共15筆,還有公告97年拜問新向頭的各人得杯數記錄,公廨內懸掛之太祖老君匾額日期刻的是民國乙亥年菊月吉旦(乙亥年菊月為民國八十四年九月),但祭台背後有黑字註記八十七年六月......,由此推斷,此公廨之設備應陸續改換過。

        目前公廨信徒無幾,惟每年農曆9月15日仍有族人後裔前來祭拜,只是儀式已經漢化,不再有尪姨牽曲了。
(資料來自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邱瑞寅,台語文學讀書會)

公廨

        在荷蘭文獻中,公廨之義有三:1.議事場所。2.青年會所。3.宗教場所。但如今的公廨大抵只剩宗教場所祭祀一用途了,類似漢人之廟。
(資料來自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邱瑞寅,台語文學讀書會)

岩前公廨

        岩前公廨嚴格說來應是土地公廟。它位於大仙寺前往杭內村落的交叉路右方,前方為雜作田,後方是檳榔園,左方約六○公尺處的龍眼樹下隱約還有幾戶人家,相傳是為陳姓漢人的後裔。本公廨構造與一般土地公廟沒有兩樣,混凝土構造三牆一門的建築,門前搭有簡單的拜埕,廟內祭台亦為混凝土砌高築成,沒有甕瓶,也沒有將軍柱與向神座,祭台上供奉著三尊神像,入門右手邊的那尊刻有「太上老君」字樣,另外二尊則無註記,正面牆中央紅底金字寫著「五祖靈神位」,五字原寫為伍,但被塗掉的人字邊痕跡猶存,上下對聯為「日月照明成天地,神威顯赫通凡人」及橫批「萬法大靈正氣祖」等字,大門對聯則為「昭穆明其禮教,俎豆薦以馨香」及橫批「祖宗明命如聞」等字,祭台上設有香爐,供桌上清茶三杯,綜觀以上陳設我們真的無法定論它應算公廨或「廟」。
                                                                                     岩前公廨

       但根據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出版的白河鎮誌第365、366頁的記載,或許可以解開我們對岩前公廨的疑惑,現節錄其訪談岩頂耆老的內容如下:岩前公廨大約是二十年前(民國六十幾年)由福佬人「牛頭」蓋起來的,原來本地區沒有公廨,後來陳姓人家因久病不癒’有人告訴他是犯了太祖,要幫祂蓋廟服祀,病才會好,陳姓人家乃出面糾合附近庄民,出錢出力擇在現址蓋成此公廨,但因管事者皆是「漢人」才會蓋成土地公廟的漢化模樣。

       不過關於鎮誌366頁中提及的,五十多年前,師祖林春水先生來此訪查,曾耳聞早年岩前村尚有公廨一幢,後來因教會的牧師嚴禁庄民拜壺信太祖,公廨遂廢一事,我們試圖找尋其遺址,終究不可得。如果這個說法屬實,再加上直到現在尚有岩前村民來拜「五祖靈」’這顯示出即使已極度漢化的今天,平埔子民依然相信祖靈是最能撫慰他們心靈的神祇。
(資料來自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邱瑞寅,台語文學讀書會)

八家將有幾人?

八家將至少有九人:文武差兩人,黑白無常兩人,甘柳將軍兩人,文武判官兩人,還有雜役一人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大竹里福德廟

大竹里福德廟

                                      
                                                               ▲大竹里褔德廟

       大竹里福德廟的興建緣起於康熙末年,在明鄭時代,早期來台開墾的先民中,有一名為邱添宗者,從大陸祖籍地泉州隨身攜來一尊土地,落腳大排竹後供奉於家中,以為護土神,當時台灣雕刻技術尚未成熟,能有此神像實為難得,於是同為異鄉遊子有為尋求精神寄託者,便開始來此拜拜。後來邱添宗謀同劉某與曾某議定在庄尾建造一間粗簡的廟宇來供奉福德爺,廟成之後信眾日愈增加,後來更逐漸成為庄民祈願信仰之所在。歲月輾轉,香火雖越來越盛,廟貌卻日愈滄桑,乾隆年間庄民曾起榮不忍見此情況,曾發動修築過一,到了嘉慶初年文秀才張春林,大老楊大存等有鑒於福德廟廟基狹小,廟宇老舊,又地處庄尾,提議在本庄中心地點擇地另建新廟,以方便信眾朝拜,新福德廟於焉產生(即今六順宮所在地)原祀士地公神像遷厝新福德廟。舊福德廟則另雕土地公神像奉祀,光緒元年舊廟遭逢暴風雨侵襲,多有毀損,有賴庄民曾正修發起修繕,到了光緒卅二年又遭逢大地震震毀,幸有庄民張樂旺者主持募款修建,因此福德廟才能屹立在大排竹庄尾,直到日據時代。
        日據時代推行皇民化,日本政府採取廟毀神除之策,本廟終究難逃屋被拆,神像被焚的命運,一直到台灣光復,神人重歸祖國,民眾恢復信仰自由之際,庄民才又興起重建此廟的念頭),民國四十九年由當時里長張砂榮先生與廟事管理張明註先生共同發起庄民樂捐,籌湊建廟之資。並依廟之原址略為後退幾步,重建現今之福德廟。(備註:此說是根據文獻記載,但據本庄現七、八十歲耆老楊鞶張砂金等人謂現廟地點非原址略後退,而是西移數十尺,因重建之時原址已為徐仝河私人用地,現址當時為水利地,取得較易,且位居水尾,建土地公廟比較符合民俗,故取而建之)
       邱老師導覽完之後,大家在休息中閒談了有關八家將是否就為八個人此問題,經邱老師的解說,我才知道原來八家將至少有九人:文武差兩人,黑白無常兩人,甘柳將軍兩人,文武判官兩人,還有雜役一人,這是今天踏查的外一章。
 (資料來自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邱瑞寅,台語文學讀書會)